據企查查信息顯示,近日,理想汽車成立了一家新公司——四川理想智動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經營范圍包括集成電路芯片設計及服務、道路機動車輛生產、汽車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新能源汽車電附件銷售、新能源汽車整車銷售等。
根據股權穿透圖顯示,理想智動由理想汽車關聯公司Leading Ideal HK Limited全資控股,注冊資本為1億元人民幣,法人代表是George Li。據了解,George Li同時也是佛吉亞(常熟)汽車部件有限公司總經理。此外,監事馮偉麗同時也是多家理想汽車關聯公司監事。
這或許意味著,理想汽車可能正在自研汽車芯片,并將在后續車型上使用。
理想智動科技工商信息,圖片來源:企查查
站在理想角度考慮,早在2020年時任理想汽車CTO王凱就曾表示:是否自研芯片是數據說了算,不是拍腦門兒決定的。
而此前,理想汽車也曾因疫情影響,遭遇毫米波雷達芯片供應短缺危機,新車不得不減配交付,產品終端銷量也因此受到不小的影響。正因如此,理想汽車對于自研芯片有著更加深切的訴求。
與此同時,選擇自研或許一定程度上也是出于自由度層面的考量,畢竟華為在中美貿易摩擦中在芯片層面被限制足以作為前車之鑒。
圖片來源:理想汽車
那么,理想汽車是想造什么芯片呢?最有可能的是自動駕駛芯片。
事實上,車企自研芯片已經成為了布局智能化的重點選項。而理想汽車想做的或許是像特斯拉一樣,建立起自動駕駛能力閉環。
2016年,前AMD首席架構師Jim Keller加入特斯拉,任職Autopilot硬件工程副總裁。僅僅用了三年,特斯拉就推出了自研的自動駕駛芯片,完成了由供應商模式向自主開發的轉變。每輛特斯拉配備兩顆芯片,單顆芯片AI算力達到36TOPS。也正是這兩顆自動駕駛芯片,奠定了特斯拉L2級自動駕駛功能的行業標桿地位。
特斯拉自研芯片,圖片來源:特斯拉
與此同時,跑通自研芯片之路的特斯拉也再一次攪動了這片藍海。其他主機廠看到了智能化的未來,同時也希望進一步破除軟、硬件的限制,打造自動駕駛能力閉環,實現在自動駕駛層面的真正“質變”,尤其是像蔚來、小鵬、理想這樣具備高度敏感性的新勢力車企。
以蔚來為例,早在2020年,就有媒體報道稱蔚來汽車正在規劃自研自動駕駛芯片,由創始人李斌親自推動。另據知情人士透露,去年蔚來還挖到了曾擔任賽靈思亞太地區實驗室主任的胡成臣以及原小米芯片和前瞻研究部門總經理白劍,二者在芯片前端設計上經驗非常豐富。
而對于理想來說,2020款理想ONE、2021款理想ONE、理想L9三款車分別搭載了Mobileye、地平線和英偉達三款不同供應商的自動駕駛芯片。
理想汽車想要有一顆“更自主”的自動駕駛芯片裝進新車中。再加上已經布局相當長時間的自動駕駛算法自研,理想汽車自研自動駕駛芯片也是情理之中。
理想L9新車座艙,圖片來源:理想汽車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今年2月,北京車和家科技有限公司還與SiC制造商湖南三安半導體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合營企業。
據了解,近幾年SiC在芯片行業內有相當高的熱度,特斯拉、比亞迪等車型已經在車內應用了SiC模塊。因此,自研SiC芯片也可能是理想的布局之一。
事實上,從目前公司的組織架構上還看不出理想智動的具體布局。理想汽車是否正在自研芯片,在研究什么芯片,目前進展怎么樣?可能還需要等到時間成熟才會對外公布。